编者按:“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又一次为江苏大地送来浩荡东风。殷切嘱托,催人奋进。江苏发展每到关键时期、每逢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都亲自把脉定向、指路引航。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主线,新征程上,江苏一直以昂扬的姿态,铆足干劲,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努力交出“走在前、做示范”的好答卷。
2024年江苏省委一号文件提出“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广运用数字化、清单制等治理方式”。数字乡村建设是数字中国战略的一部分,乡村数字化治理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与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江苏省乡村数字化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截至2021年,江苏省数字乡村发展水平达到58.7%,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浙江。其中乡村数字化治理高位推进,村级“三务”网上公开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公共安全视频图像应用系统行政村覆盖率达99.7%,村级在线议事行政村覆盖率达99.6%,应急广播主动发布终端行政村覆盖率达99.6%,相关数据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是,目前乡村数字化治理仍面临平台运行碎片化、乡村治理主体数字化素养不足、区域性差异较大等问题,需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
引入资本、技术助力数字化平台的一体化改革。要整合农业农村、人社、民政、乡村振兴、司法、宣传等部门乡村治理数据平台,推行数字一体化改革,促进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切实减轻基层工作人员数据负担。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加大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的财政投入。同时,合理引入社会资本助力数字乡村建设。要引导通信企业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通信设备供应商和解决方案供应商提供完善的乡村智治平台解决方案,探索完善通信企业建网、通信设施供应商建站、解决方案供应商建库、数字乡村建设资源共享的社会资本助力数字乡村建设的体制机制。
在增加数字人才招录的同时提高乡民的数字素养。一方面,对于紧缺数字人才,在每年公务员、选调生招录时适当增加指标,同时鼓励和引导懂技术、能管理、有激情的乡贤能人回村,充实数字乡村建设人才储备库。另一方面,在乡民中普及数字知识、增加培训,强化基层政府干部和乡村当地人才的数字技能,同时提高老年人和低学历者的数字素养。对普通乡民,主要开展入门的数字技术培训,比如手机智能应用使用、智慧农业使用以及农村电商使用等等。对于生产经营主体,则重点提供农业生产、管理和电商业务开展等智能化内容和素养培训。
根据乡村发展新形势新问题不断拓展数字化治理的应用场景。整体来看,目前江苏省在乡村党务村务财务网上公开、“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智慧应急管理等方面都取得较好的成果,形成了包括南京市浦口区、徐州市丰县、昆山市等在内的一批国家级数字乡村试点地区,也呈现出诸如农村集体“三资”智慧监管平台,“雪亮工程”,农村垃圾收运、污水处理等智能人居环境监测平台、“网上村委会”等数字化平台项目典型案例。但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根据新问题新形势不断拓展乡村治理及产业发展应用新场景成为必然。如,针对乡村人口流动特质创建更为便捷的流动党员数字化教育管理场景,围绕农村电商的业务拓展创建涉农电子政务系统,推动村民自治、村务监督、乡风文明及社会力量参与的村务数字化场景应用,聚焦金融发展、社区服务、乡村法律、信访、社会心理服务需求等开设数字化公共服务等。
立足乡村资源禀赋差异化推进乡村数字化治理实践。各村庄因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历史条件等的不同,发展差异较为明显。建议根据乡村主导产业及城镇化水平,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农业型村庄、涉农型村庄、工业型村庄。在基础性工作外,鉴于传统农业型村庄可能会更多涉及到农民惠农贷款、扶贫、农技推广、农耕文化服务等方面的发展需求,涉农型村庄可能会涉及到贷款办理、房屋装修、法律咨询服务、服务性行业执照办理、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发展需求,工业型村庄可能会涉及到企业安全预防、电子商务、法律咨询服务、房屋租赁、金融服务、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发展需求,增设更具贴合性、适应性的数字化服务,分类推进乡村数字化治理实践。
(作者:戚晓明,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
文章来源:新华日报2024年3月9日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