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当前位置: 首 页 > 研究动态 > 专家观点

【新华日报|智观江苏新实践】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的嬗变

发布日期:2024-03-09    作者:     来源:     点击:


编者按:“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又一次为江苏大地送来浩荡东风。殷切嘱托,催人奋进。江苏发展每到关键时期、每逢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都亲自把脉定向、指路引航。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主线,新征程上,江苏一直以昂扬的姿态,铆足干劲,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努力交出“走在前、做示范”的好答卷。

江苏省南通市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市委、市政府出台《南通市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三年行动方案》(通办2023年78号),先后召开跨越两县、四级书记参加的全市动员大会、现场推进会,开启南通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篇章。2023年南通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获江苏省政府督查激励,省委主要领导在南通调研时对农业农村工作给予点赞,“从这里可以看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初步形态。”

突出保供增效,全力培育现代农业“新动能”

【镜头一】 海门区悦来镇保民村几年前还是当地一个经济薄弱村,以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为契机,村集体流转2000多亩土地创办现代农场,发展稻米产业,带来村强民富环境美的多重效益。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将村内河道、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的整治,“颜值”变靓了,带动了当地农旅项目的发展和村集体增收,2023年实现村营收入406万元。该村探索“美丽庭院+美好家庭”共融共建模式,开展“三棚”整治、破旧房屋拆除等“焕新工程”,实现新风带新貌。

【镜头二】 走进如东县掘港街道虹桥村,鸟语花香,宛若走进了生态大观园。该村依托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核心村优势,以产业发展带动人居环境提升,一步一景,移步换景,一派生机盎然。该村与港南村、掘西村共同新建12万平方米连栋大棚,扩大设施农业产业规模;同时,依托中国海唐春产业联盟总部优势,推动葡萄产业全链条发展,2023年销售额近30亿元,打造了如东最有特色的农业科普旅游示范基地。今年,该村将通过建设冷库仓储设施为葡萄产业等配套,每年村营收入又将新增几十万元。

【新闻纵深】 南通市坚持以产业振兴为根本,统筹保供与增效,为建设和美乡村提供坚强支撑。

夯实产业基础。牢记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深化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国试点,确保“十四五”末建成500万亩,延续粮食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势头。充分挖掘未利用盐碱地潜力,实现7000亩盐碱耕地丰收。巩固海洋渔业优势地位,因地制宜建设海洋牧场,努力创成国家级渔港经济区。

壮大特色集群。持续培育优质粮油、绿色果蔬、生态畜禽、特色水产等4个超百亿产业链,立足“土特产”打造稻米、生猪等7个细分链,构建“4+7+N”全产业链新格局。推动“7+2”产业联盟转型升级,实施“十百千”主体提升行动,实现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突破84家,保持全省领先。推动现代农业园区提能升档,鼓励支持镇级建设农业产业强镇、村级由“小特产”升级为“大集群”。

深化三产融合。突出沿江沿海特色,精心打造10条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力争年营业收入突破百亿。优化农村电商发展环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实现农产品电商平台销售总额61.82亿元,同比增长6.14%。持续打造“南通土特产网”“寻味海安”“如意东方”等区域公用品牌,放大南通农业影响力。

【专家点评】 徐志刚: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也是促进乡村居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乡村产业振兴,要形成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乡村产业体系,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保障粮食稳定安全供给是首要目标,要将粮食产业经济发展作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全面提高粮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同时,要处理好粮食、经济作物、非农产业发展的关系,支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壮大,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南通市统筹保供增效,坚持保供底线,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乡村产业新功能不断拓展、乡村新业态不断激活,乡村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聚焦宜居宜业,全域展现美丽乡村“新图景”

【镜头一】 清澈干净的河流、整洁清爽的道路、房前屋后规整有序……走进如东县马塘镇许楼村,一幅村净、人和、景美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呈现的是一个充满新时代色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现实模样。该村紧扣“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特色化”,对村容村貌提档升级,过去的低洼塘、废水沟通过填埋、绿化,变成了人们休闲、健身的小游园,以至让不少从外地回来的游子找不到回家的路。一路走,一路风光。许多村民的房前小菜园变成了小花圃,户厕完成了改造,生活污水全部进入了管网。

【镜头二】 九圩港河穿境而过,4条总长10多公里的三级河道,通州区石港镇睹史院村围绕水乡自然资源,做好“水文章”,发展鱼湾水乡旅游,打造特色田园乡村。该村围绕水道、道路打造微景观,引入社会资本投资设立“咖啡+机车露营”“网红餐饮+名师工作室”“新中酒工坊+露天晒场”“圣耕园+研学基地”“非遗+盆景技艺”,形成一条颇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走廊,展现出“望得见湿地、看得见沟壕、留得住乡愁”的特色田园风光,打造了农商旅一体化富民产业。

【新闻纵深】 南通市坚持全域推进,统筹整治提升,推动乡村面貌精彩蝶变、焕然一新。

坚持规划引领。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推动“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应编尽编,规划编制率达到98.7%,审批通过率达到67.3%。优化镇村布局,推动水电路气、网络物流等公共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逐步实现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精心打造海门常乐、通州金沙两个乡村振兴示范片,推动循序渐进、由点及面,从“一地美”走向“全域美”。

开展系统整治。统筹推进生活污水治理、生态河道建设、生活垃圾处置、农村厕所革命,2023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55%,实现历史性突破,新增生态河道686公里,完成户厕改造8万余户,农村垃圾集中清理成效持续巩固,46个乡镇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持续深化,在建的5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累计实施项目293个,总投资5.82亿元,完工率超九成。

力求常态长效。紧扣“四清一治一改”,每月17日定期开展“村庄清洁日”活动,保持每期10万人以上参与规模。坚持村民主体地位,总结推广“红黑榜”“清单制”“积分制”有效经验,深入开展星级美丽庭院评选,在广大农村形成爱美创美新风尚。

【专家点评】 徐志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要充分焕发乡村原生态活力与和谐内在美,致力留住乡风乡韵乡愁,提升村民满足感和幸福感。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强调要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和美乡村是对乡村建设内涵和目标的丰富和拓展,一要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上持续加力,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二要持续加强农村的房、水、电、路、气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基础设施完备度。南通市坚持规划引领,统筹整治提升,注重建用并进,实现全域推进,在和美乡村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红黑榜”“清单制”“积分制”等经验值得深入总结与推广。

强化组织保障,全面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镜头一】 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品建村党总支定期开展“田埂上的议事会”“品建怎么建、村民有话说连心会”,运用好每季度的评选“最美家庭”“最美婆媳”“星级文明户”等好做法,推进积分制管理,走出了一条乡村治理特色发展之路,先后获评“江苏省绿美乡村”“江苏省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镜头二】 在如皋市城北街道平园池村,每家每户门前都有一个二维码牌子,扫码进去后即可查看每家每户的人居环境积分,也能从中找到自家失分原因,人人可参与,每个人都是监督人,效果非常显著。90分以下不及格,实行月考评、季兑现,年终一总结。去年以来,农村人居环境没有零用工,村风民风持续向善向好,全村达到90分以上的农户占70%。目前,南通运用积分制的行政村达87.8%。2023年9月,江苏省委政法委在如皋召开现场会,向全省推广积分制管理做法。

【新闻纵深】 南通市坚持共抓共管,凝聚工作合力,努力形成示范村、先进村齐头并进、竞相发展的生动态势。

加强要素支撑。坚持适度倾斜、优先保障,市级对每个示范村、先进村分别予以300万元、10万元奖补,县级按照不低于1:1配套。推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经验,稳慎推进“空关房”“田间房”治理,实现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加快培育“新农人”队伍,定期选派“第一书记”,为乡村振兴筑牢人才支撑。

增强内生动力。围绕富民强村主攻方向,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深入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以乡村富民产业为依托,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积极盘活存量资源资产,放大如东、启东等地强村公司引领作用,实现村村联合、抱团发展,力争村集体收入2024年度全部达到70万元。

健全推进机制。坚持每月开展督察暗访,每年进行抽查检查,确保达到预期成效。完善通报反馈制度,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巡察机构监督作用,督促问题整改到位。更好发挥高质量考核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指挥棒作用,营造共抓乡村振兴、共建美丽农村的良好氛围,奋力建设江海平原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专家点评】 徐志刚: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重大战略,党中央要求全党全社会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南通市致力营造共抓乡村振兴、共建美丽农村的良好氛围,强化乡村建设组织保障,乡村振兴成效显著。注重加强要素支撑,金融支持与人才支持并举;坚持产业振兴基础,盘活集体资源资产,富民富村并重;不断优化健全乡村振兴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各方形成合力,全面提升乡村建设工作质量和效果,保证了稳步前进在建设江海平原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大道上。

(点评专家:徐志刚,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文章来源:新华日报2024年3月9日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