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当前位置: 首 页 > 研究动态 > 专家观点

徐鸣:百年城乡关系 从割裂走向融合

发布日期:2021-06-10    作者:     来源:     点击: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性时刻,我们回顾我国百年来城乡关系发展的历史,能够更好地理解党的现行农村政策,从而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我们说,城与乡是人类生存空间的不同形态;现代城乡关系的发展变化,本质上是社会资源在城与乡中合理配置的相对关系。在人类发展史上,先有乡村,后有城市。乡村是农业生产活动的产物。美国考古学家布赖恩·费根在《地球人》中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聚落遗址位于西南亚的黎凡特走廊,其中有奈特·哈格都德、阿布胡赖拉和耶利哥遗址,距今约在公元前一万年左右。中国较早的农业聚落,据考古学家苏秉琦在《中国远古时代》一书中论述,大约有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磁山、裴李岗、大地湾、北辛和长江下游的河姆渡、罗家角等遗址,距今约在公元前6000~5000年左右。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素之一。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澳大利亚考古学家柴尔德认为,曾经的“城市革命”主要有三个因素:出现大量的食物剩余、农业经济的多样化和灌溉农业的产生;而技术和手工业专门化则是“城市革命”的基石。大约在公元前4600到公元前3800年之间,在美索不达米亚的乌鲁克形成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乌鲁克充分体现苏美尔早期文明的宗教、贸易特色(《地球人》)。中国较早的都城,中国考古学家许宏在《何以中国》一书中提到的有公元前2700年左右的陶寺、公元前2050年的新砦、公元前1800年的二里头等,形成了中国早期具有政治、军事色彩的都城。在中国古代社会,传统乡村的发展极其缓慢。与此相对,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变化却比较大。四川大学何一民教授的《中国城市史纲》一书认为,中国城市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从原始社会末期到春秋战国时的城市产生和初步发展时期;2、从秦代到清中期(鸦片战争前)的古典城市发展时期;3、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的近代城市兴起时期。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中国近代城市兴起,使得一批学者开始认识城乡发展的差距,致力于促进传统乡村发展,成为了近现代中国城乡关系研究的一个起点。回顾百年城乡关系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城乡关系基本割裂的阶段:从1921年至新中国成近现代以来,西方列强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畸形发展的沿海通商城市和内地封闭的落后乡村,构成了一种基本割裂的城乡关系;在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根据地,成为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坚实基础。这一阶段,城乡关系的发展有这样几个特点:1、沿海通商城市畸形发展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出现了上海、天津、广州、厦门等一批沿海通商口岸城市,这些城市成为的工业、商业、金融中心,吸引了周边农村的移民人口。作家夏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就反映了当时农村女孩进城务工的境况。但这时的城市化率很低,19世纪末中国的城市化率大约仅在6%左右。2、内地乡村封闭落后与少数沿海城市繁荣并存的是广大内陆农村地区的衰败与落后,地主制度和封建宗族势力盘根错节,乡村传统精英边缘异化,广大农民生活贫困,识字率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停滞。3、有识之士的乡村实践活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有识之士发起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运动,如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等。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实际效果有限,却思想意义深刻,体现了现代人对城乡空间的一种最初的文明审视。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以农村为中心,从农村包围城市是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党在农村根据地建立基本政权,逐步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推动农民参与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使得广大农民成为了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二、城乡关系发展出现倾斜的阶段: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新中国建立后,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实现国家工业化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的经济与社会政策都体现了向城市化、工业化倾斜的策略。这一阶段,城乡关系的发展有这样几个特点:1、主要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国家规定主要农产品实行国家统一收购,国家收购农产品采取了较低的定价,体现了向城市与工业的倾斜。2、工农产品存在明显“剪刀差”。工农产品“剪刀差”是历史形成的,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这种“剪刀差”并没有得到缩小,而是为工业化积累了大量资金。3、管理严格的城乡户籍制度。国家把人口分为城市户口和农村人口两大类,城乡社会呈现二元结构,农村人口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处于弱势。4、人民公社对国家建设的无偿支持。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组织,承担了大量国家建设任务,因国家需要曾大批选派民工、划拨土地等支持建设。向工业化、城市化倾斜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但城市化进程却始终缓慢。1949年,我国市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为10.64%,1978年为17.92%。

三、城乡关系逐渐恢复的阶段: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我国改革从农村拉开序幕,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废除主要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允许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务工经商,对农业实施补贴政策,取消农业税等,农村经济进入一个恢复发展时期。这一阶段,城乡关系的发展有这样几个特点: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78年开始,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民以生产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2、推进农产品价格制度改革。1985年中央取消了主要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全部农产品实现了市场定价,逐渐消除工农产品“剪刀差”,并在2004年起对粮食实行最低收购价格制度和重要农产品的临时收储制度。3、完善农村劳动力管理。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期间,出现了一些反复。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小城镇管理制度,鼓励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农民工进城提高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4、取消农业税、实施农业补贴。2006年起,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农民负担重的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在取消农业税的同时,国家对种粮农民实施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2006年开始,实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综合补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1979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在19.96%;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2.57%。

四、城乡关系融合发展的阶段:从党的十八大至今。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以来,党和国家实行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制,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推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促进城乡经济社会逐步走向融合发展。这一阶段,城乡关系的发展有这样几个特点:1、实行公共服务普惠制。建立农村义务教育、医疗保险、公共文化、基本养老、社会救助等公共普惠机制,完善服务体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2、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机制。3、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精准扶贫,确保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大力巩固脱贫成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4、实施乡村振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至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60%以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指出:“到本世纪中叶,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成熟定型。城乡全面融合,乡村全面振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们理解,现阶段的城乡融合,就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使得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跟上国家现代化的步伐。未来我国城乡关系发展将呈现差距逐渐缩小的趋势,但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有两点值得关注:1、在中国人多地少,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背景下,农业现代化仍未寻找到适合的路径与模式。 2、培育新一代具有现代意识和技能的农民,让他们在社会公平竞争中赢得自己的命运,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城乡融合发展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徐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