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江苏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开展的乡村振兴软科学公开委托课题——《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发展路径与机制研究》正式开题。该课题旨在深入研究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发展模式、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以及未来持续发展的关键约束与破解方案,为江苏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1月19日至20日,课题负责人、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志刚教授带领团队前往南通海安和扬州江都开展实地调研。调研期间,团队分别与海安、江都农业农村局及相关中心负责人进行座谈,并实地考察了海安开发区综合农业服务中心和江都新沟粮食种植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深入了解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现状与发展需求。



1月21日下午,课题开题报告会在南京农业大学召开。省政府研究室原副主任臧建东,省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邵红宁,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南京农业大学发展规划与政策研究处处长俞建飞,省农业农村厅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副处长杨芳,省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副站长(副校长)朱志谦和省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丽丽,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展进涛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课题组通过对江苏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实地调研与深入分析,明确了其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研究指出,现阶段各地区在发展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过程中,需结合不同地区的现实问题和需求,明确服务中心的活动内容和经营主体。同时,在全省的规划布局中,应重点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存量与增量等八个方面的关系。课题组还强调,不同地区应整合政府、市场、农业主体等多方力量,协调资源和利益分配,促进多主体协同发展。
会上,与会专家对课题组的开题报告进行了认真点评,并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专家们一致认为,该课题研究方向明确、内容丰富、方法科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最后,徐志刚教授代表项目团队表态,将严格按照项目计划,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为江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