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研究动态 > 金视角 > 正文

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发布人:    发布日期: 2024-04-02    浏览次数:

编者按:从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到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特别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当注意的几个重大问题,以及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新质生产力已然从概念层面发展到系统战略部署和具体政策安排。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下,如何理解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农业新质生产力如何催生、怎样发展?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探究与思考。


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徐  鸣

江苏省政协理论研究会会长

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成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自然资源较为匮乏的传统农业国家来说,无疑是十分艰巨的任务。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实现自主自强的关键性颠覆性技术为核心,以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为主要内涵的生产力。在信息化、智能化的大背景下,农业的科技创新成果正在不断涌现。这些年来,在农业品种改良方面的基因编辑技术、在农业植保和养殖管理方面的AI技术、在农业种植养殖过程中机械和设施的智能化技术、在农产品加工方面的新兴食品技术等都取得了积极进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AI技术及机器人技术等在农业方面的广泛运用,构成了农业的新质生产力。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一方面,我们要持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自主掌握农业的“关键性颠覆性”核心技术;另一方面,我们要努力将农业科技成果与广大农民对接,转化为现实的农业生产力。对我们国家来说,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科技推广一样重要。在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制度的根本变革,真正使“大国小农”向着“大国新农”改变,实现从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的华丽转身!


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引领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在前

王荣平

江苏省乡村振兴研究会会长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核心要求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落实总书记赋予江苏“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在前”的重大要求,关键要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前。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保护利用好种质资源,培育壮大龙头种企,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更好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数字赋能有“质”更有“智”,要深入推进“数农融合”,加强数字基础设施一体化布局、生产数字化转型、技术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要聚力“机械强农”,强化“卡脖子”技术攻坚突破、“产学研用”协同发力、“专精特新”一体推进、“政策直补”扶持激励,着力构建更加系统完备高效的农机装备创新体系。实现农业现代化,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要强化“双轮驱动”,科技创新在点上求突破、面上抓推广,深化改革更好把握时度效,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要充分发挥江苏农业科教“富矿”优势,健全城乡、区域、校地校企间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机制,持续加强高素质创新性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夯实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的基础支撑。


用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

乔金亮

《经济日报》产经新闻部记者

农业新质生产力本质是由科技创新主导的先进生产力。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3%,但与农业科技强国还存在不小差距,很多领域依然处于跟跑阶段,重大原创性成果不足,推广应用也不够顺畅。当务之急是推动农业科技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并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农业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为新而新,而要瞄准产业所需。必须紧紧围绕保障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这个核心,用更少的资源和投入实现更好的产出和效益。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需要处理好两大关系:一方面是大产业与小农户的关系。用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不是唯效率论,不能单纯追求生产效率的提升,必须兼顾各类农业生产者的生计,尤其要让小农户受益,鼓励和支持广大小农户走同新质生产力相结合的发展之路。以要素的相对集聚推动适度规模经营,以要素的有效运用推动主体间竞争合作;另一方面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资源禀赋各不相同,决定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并不唯一。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涉及的利益主体更多元、利益关系更复杂,对其中的艰难和风险应有充分认识。各地不宜下指标或定任务,而要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务,把选择权交给经营主体,使其勇于探索、敢于试验。

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各领域新质生产力融合互动、耦合共生。新发展阶段,如能趁势而起、顺势而为,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将极大改变农业的面貌。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严斌剑

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离不开更高素质的涉农从业者、更高技术的涉农科技装备和更广泛的涉农产业形态,而这三者是新质生产力在农业中的体现。要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构建种养结合、产销一体的全产业链,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以新质生产力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各地区要培强壮大一批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围绕本地优势主导产业,拓展农产品初加工,推动加工企业智改数转,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实现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提高产业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二是以新质生产力积极推进品牌强农。品牌的打造离不开质量指标,需要先进生产力。因地制宜培育优势品牌,积极推进品牌强农,以区域品牌打造为主推动产业增值,做优做强特色品牌。

三是以新质生产力持续拓展农业农村新业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充分发挥科教人才协同作用,挖掘传统乡土产业的产品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开发农耕体验项目、创意休闲产品以及未来产业,实现“农业+”多种产业融合模式。


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新业态可持续发展

周  军

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系主任

南京市玄武区商务局副局长

新质生产力,作为当下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结晶,正在深刻改写传统农业的发展轨迹。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质生产力正在通过技术、模式、市场方面的创新驱动着农业新业态的加速发展。为此,我们应加快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新业态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支持研发高效、环保的农业新技术、新产品。例如,通过设立农业科技专项基金,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联合研发。二是强化人才培养与引进。培养一支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业人才队伍,同时引进国内外农业领域的优秀人才和团队,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可以通过设立农业人才培训计划、建立农业人才库等方式来实现。三是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引导和激励农业经营主体采用新技术、新模式。例如,对采用智能农业技术的农户或企业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四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农业创新体系,推动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可以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对接等方式来实现。五是推广示范与普及教育。建立一批农业新质生产力示范基地,通过现场观摩、技术培训等方式向农民推广新技术、新模式。同时,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


乡村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需要关注地理标志“新势力”

伽红凯

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

乡村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是“以新促质”,并在此基础上达到价值变现和“两山”转化的目的。实践证明,做好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这篇大文章,能够催生新动力、实现新跨越,把乡村振兴“一盘棋”下活。地理标志产品因产区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历史底蕴,具有与生俱来、不可替代的地域垄断性、品种稀缺性及品质独特性,因增值及溢价效应而在市场竞争中更具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乡村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需要关注地理标志“新势力”:一是要科技创新推动地理标志质量升级,做强地标产业;二是要发掘地理标志历史文化丰富内涵,赋能地标品牌;三是要优化地理标志发展金融生态环境,引领地标经济;四是要用好地理标志绿色低碳环境资源,落实地标生态;五是要厚植地理标志知识产权运用沃土,培育地标精品。打好江苏特色农业牌,运用全要素系统思维实现地理标志强链补链延链,顺应消费升级,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落实科技强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

仇童伟

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摆脱传统增长路径,契合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也是数字经济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至少具有如下几方面的重大价值: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我国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科技强国战略,要求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取得重要进展、战略高科技领域取得新跨越、高端产业取得新突破、国防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就。新质生产力则强调以科技创新为依托,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是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创新驱动型经济的增长方式,是创新高效节能环保高附加值的增长方式。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强调摆脱传统增长路径,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的跃升,实现科技引领与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并最终反映为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应对国内外复杂局势的重要部署。在国际局势日趋复杂,国际技术封锁日益凸显的背景下,需要加大科研投入,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鼓励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加强合作,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科技自立自强、重大技术自主研发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党中央因势利导的战略智慧。